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。无论男性还是女性,非同日空腹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/L,称之为高尿酸血症。痛风是长期高尿酸存在的结果。血尿酸水平异常与慢性肾病、胰岛素抵抗、高血压、心血管病等多种重要器官损害和死亡率密切相关。
生活中,我们该如何预防痛风高尿酸血症?痛风患者该遵循怎样的饮食原则?带着这些疑问,2020年5月24日13:30-15:00卫计委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黄慈波教授、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陈海冰教授做客QY球友会健康+直播间,与大家一起探秘痛风与饮食的“缘分”,拥抱健康生活。
黄慈波:
卫计委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、主任医师、教授。
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。
海峡两岸医师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;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;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 ;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;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;中国北京医师协会内科学分会副会长;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常务理事;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与关节保健分会主任委员;中国保健协会科普分会副会长;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委会副秘书长 ;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 副主任。
《Gout and Hyperuricemia》杂志 副主编 ;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》中文版常务编委;《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》 常务编委;《中华风湿病学杂志》 编委;《中华多脏器功能衰竭杂志》编委 ;《中华临床风湿病与免疫学杂志》常务编委。
陈海冰:
主任医师,博士生导师。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行政副主任;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执行主任;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学组委员;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学专委会 委员 及高尿酸血症学组组长;中华风湿病学会海协会痛风学组常务委员。
主要从事痛风/高尿酸血症的诊治与研究;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、欧洲糖尿病基金会资助项目一项,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;以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期刊28篇。
我们都知道高尿酸血症/痛风的危害非常多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该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/痛风呢?
黄慈波: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痛风的前提。包括:
避免高嘌呤、酒精、高果糖饮食(包括汉堡包、酒、肉、内脏等等);控制海鲜、豆类,适当控制肉类摄入。
鼓励多饮水:高尿酸血症/痛风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必须大于2000毫升;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要求每天饮水3000毫升以上,以保证每日的排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。
适度运动:每天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瑜珈、阻力训练。
控制体重,吃饭要吃八成饱:高尿酸血症/痛风通常不是单独发生的,它往往是肥胖、糖脂代谢紊乱的“跟屁虫”,而导致肥胖、糖脂代谢紊乱的最大诱因就是“吃太多”。
规律作息,避免疲劳
降尿酸治疗需要终生服药吗?
黄慈波:大部分患者需终生降尿酸药物治疗;部分患者,若低剂量药物能够维持长期尿酸达标且没有痛风石,可尝试停用降尿酸药物,但仍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,维持血尿酸水平在
高尿酸血症/痛风患者该遵循什么样的饮食原则呢?
黄慈波:食物只占尿酸来源的20%,其余多为体内代谢自行产生的。有人可能会问反正大部分尿酸是身体自己造成的,还要控制饮食干什么?这个是非常错误的观念。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”,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要是能把握好“嘴”这道防线,严格坚持生活方式改善,血尿酸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。要及时管住嘴、迈开腿、控制体重、多饮水,常常也能达到一定的理想效果。
饮食结构合理搭配:高尿酸血症/痛风的发病与高蛋白、高脂肪膳食等不良习惯密切相关。如蛋白质摄入过多会使核酸分解过多,产生大量尿酸,脂肪摄入增加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等。限定总热量的范围内,每天食物中脂肪少一点为,糖和蛋白质比较多一点。
避免高嘌呤食物:食物中嘌呤的含量规律为:内脏>肉、鱼>干豆、坚果>叶菜>谷类>淀粉类、水果。
亲近低嘌呤、适当中嘌呤、偶尔高嘌呤:低嘌呤食材,任何时期都可放心吃;中嘌呤食材,急性期不宜吃,其他时间少吃;高嘌呤食材,尽量不吃,非急性期可少量分配到三餐。主食可选择粗粮、豆类等植物性食物;鱼、肉等动物性食物和低嘌呤食材搭配,降低饮食嘌呤等级;另外可选用合理的烹调方式,如焯水或煮熟,弃汤后再行烹调,降低嘌呤含量。痛风患者特别忌讳高汤,广东人、湖南、江西都喜欢喝汤,汤的嘌呤含量最高,所以痛风患者尽量把汤的油脂部分去掉再吃。
另外,不同合并症的患者还要遵循不同的饮食指导原则,了解更多痛风患者饮食原则欢迎扫码二维码回看直播,陈海冰教授还将手把手教你几道痛风患者可食用的“低嘌呤”美食(黄牛肉、鲍鱼、鳕鱼),教你用特殊的方法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,让你健康享受美味!
扫一扫